一隻石虎從出現在保育及研究人員眼前,再回歸大自然懷抱,過程需要經過無數人的付出。不論是通報、救傷、照養,手把手確認是否具備野放所需的技能,甚至野放後還需密切進行後續追蹤,只為了掌握牠們的狀態、了解背後蘊含的生態及石虎族群資訊。
可以說集眾人之力,只希望石虎能夠在淺山中好好生存、繁衍,使身為瀕臨絕種野生動物的牠們能不滅絕,並以食物鏈頂端霸主之姿來維護生態系健全。
曾被人在中秋節發現的石虎「秋哥」,也是這理想背後的其中一個代表。
初到救傷單位的牠虛弱、鬍子斷光,帶著楚楚可憐的樣態,由無數名人員把屎把尿地照顧,直到成長茁壯。相隔一年,牠在中秋節前夕被野放,但僅僅2週,牠卻被發現命喪於犬口下。
然而,類似的事件近年卻時不時會傳出,儼然成為石虎保育上一大棘手問題。
為什麼石虎會遭犬隻攻擊?背後又顯示了哪些犬隻管理問題?而研究人員又為什麼如此擔憂?帶著這樣的提問,窩窩訪問了地方政府、學者、研究人員及動保團體,逐一找出問題成因、分析造成的影響,以及潛在解方。
面對犬隻及石虎的衝突,農業部也宣示將以石虎作為標的,展開試辦專案,並選擇特定生態熱區進行遊蕩犬隻管制措施。但在運作前,哪些問題尚有疑慮、現行制度下又有哪些挑戰,也將在專題中一一檢視。
石虎被犬殺的悲劇,能否不再重演?仰賴眾人關注、深究,並一起好好對話、檢視並調整失靈的政策,以期改善問題,並取得最大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