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員消息一出,無疑是給線上其他新媒體敲一響警鐘。內容變現真的有困難度?好內容無法支撐起營運?媒體之路,該怎麼走?
我也常在《端傳媒》上看到許多關於動物的深度報導。包括2016年10月,蔡英文總統領養退役導盲犬後,一系列關於導盲犬訓練及養成的深度報導。2017年2月「流浪動物零安樂死」政策上路後,《端傳媒》也有幾篇關於事實與評論的文章。
質與量兼具的網路媒體,在充斥著即時新聞及農場文的環境下,無法從廣告費上回收。回頭看實體刊物呢?
翻開第八期的《窩抱報》,發行人蘇于寬的發刊言,闡述著同樣身為媒體的艱難。一本雜誌的產生,需經歷編輯的撰文、設計的搭配與編排,印刷出來熱騰騰送到你的眼前,需要好幾週的工作時間。若要搭上熱門議題的潮流吸引讀者,早已過了三生三世。
本想收掉實體刊物,在幾經掙扎後。《窩抱報》改變形式,一個月先出一次網路專題滿足大眾想攝取時事的胃口,再集結成紙本雜誌,保留墨香,翻閱紙張的閱讀體驗。算是一個折衷,也是一個新嘗試。
我是窩窩的好朋友,長期關注著他們的報導。這次拿到第八期的實體雜誌《導盲犬的一生》,明明在網路上看過的專題,呈現在紙上的感覺,讀起來感覺還是不同。
每天被網路的訊息轟炸,閱讀只是匆匆一瞥。讀完了可能只剩情緒,知識沒進來腦子多少。讀著實體雜誌,才按圖索驥地拼湊腦中的拼圖,拼出完整的知識圖像。
雜誌的形式,更使閱讀的形式變多元了。攤開頁面,我可以先看完這個圖表,在看文字。或是隨意亂翻,先被一張可愛插圖吸引,才去理解這一個部分在講什麼。這些,都不是用電腦或手機閱讀時,被制約般一直往下滑可以做到的。
清明連假時去家教,學生媽媽告訴我,今天在報紙上有看到我之前老闆的文章。進學生的房間,媽媽留了一張聯合報關於青少年的吸毒現況報導給他看,應該是告誡他吸毒的可怕。
到補習班教書,學生拿了一份自由時報的週末才有的獨立副刊。下課時間,我們幾個閒暇無聊,一起看報紙。「這家餐廳不錯喔,下次要去。」學生說。
「有在徵稿母親節插畫耶,Mandy 快去投稿。」我鼓勵著一個很會畫畫的學生。一份報紙拉近了我們之間的距離,而不是大家自顧自只滑著自己的手機。
我想起大學時的週末,我都要買上一份中國時報到怡客咖啡,一邊吃著早午餐,一邊看週末的副刊。有書評、有電影介紹、有專題、還有宅女小紅令人噴飯的言論。
我相信閱讀一直沒有退流行,尤其是紙本的閱讀。我們的腦跟我們的感官,都還是需要這種看似「原始」的方式學習,獲得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