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部棕黑,腹部及側身有著橘紅色皮膚黑色條紋的赤腹游蛇(Trimerodytes annularis),過去50年由於棲地破碎及消失,加上大眾普遍對蛇觀感不佳,族群量岌岌可危,自2008就被列為二級珍貴稀有保育類野生動物,去年(2023)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再評估時發現全臺恐僅剩不到500隻,而將其提升為一級瀕臨絕種保育類動物,以投入更多保育資源。
赤腹游蛇雖然身體顏色較鮮豔,但其實並不具毒性,牠全長最長可達100公分,體型圓胖,屬於中型蛇類,現已非常稀少的牠,在民國60年代以前其實是臺灣常見的蛇,普遍棲息在西半部低海拔濕地、水田、池塘等淡水環境,但由於近年大量使用農藥,加上濕地、草澤等天然棲地因開發而消失。
赤腹游蛇與白腹游蛇外型相似,但差異如其名,兩者腹部顏色不同。赤腹游蛇棲地通常在有水域的環境,活動時間白天晚上都有觀測紀錄,無毒,以蛙、蝌蚪、泥鰍及魚為食。圖片來源:林業及自然保育署 攝影:汪仁傑
2009年,在林業保育署委託下,專家學者對全臺灣半水棲蛇類族群的分布進行為期4年的調查發現,新竹以南的赤腹游蛇族群恐已消失殆盡,只剩北部地區還有不到500尾的族群。
有鑑於此,林業保育署於去年(2023年)召開保育諮詢委員會討論保育名錄修正議題時便決議將赤腹游蛇提升至一級瀕臨絕種保育類野生動物。
此外,林業保育署於去年11月15日開始推動「赤腹游蛇生態服務給付示範計畫」,提供生態給付給予農民友善耕作與保育誘因,盼能將赤腹游蛇族群量止血回升,同時保護農田濕地其他野生生物,維護生物多樣性。
若農民有符合計畫中的維護條件,像是農耕土地及埤塘不使用除草劑及中等毒性的水生物毒性農藥等、全期維持蓄水、岸堤營造為土堤或現地取材等條件,每年依據每公頃,最高可領3萬元。若評估該地適合作為野放場域,每配合野放一次更可加發1萬元。
其餘另有巡護監測等獎勵方式,像是成立巡守隊,每月執行保育及協助植被營造等工作,並繳交巡守報表者,每年核發最多6萬元獎勵金。
不過,此計畫目前僅有臺北市北投區湖田里及桃園市龍潭區適用,林業保育署呼籲民眾若有在其他地區看見赤腹游蛇的自然棲地,可通報林業保育署(02-23515441)屆時將會再進一步確認族群與棲地狀況,給予適當的保育方式,或甚至納入示範計畫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