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陳怡潔。
記者|陳怡潔 編輯|蘇于寬
每年,數以萬計的鳥類、鯨豚等週期性遷徙動物在台灣上空或周遭海域穿梭,這些動物無視國界,需要各國合作才能共同保育牠們;為保護這些跨國移動的動物,聯合國於1979年簽署《遷徙物種保育公約*》(又稱《波昂公約》,簡稱CMS),目前已有133個正式締約國。
台灣暗空協會會同立法委員鄭正鈐於14日於立法院舉辦「遷徙物種保育與CMS倡議」公聽會,呼籲農業部加強遷徙物種保育,成立專責單位,建立全國性「遷徙物種資料庫與動態監測平台」,也建議評估修改《野生動物保育法》及相關子法,讓國際公約CMS落實在台灣法律中。
台灣暗空協會理事長林正修強調,台灣地理位置特殊,位於東亞澳洲候鳥遷徙路線的重要位置,也是鯨豚、海龜與洄游魚類多種動物的繁殖或停棲點;他希望台灣能接軌CMS,不但可強化保育能量,也有助於提升國際曝光。
*《遷徙物種保育公約》(Convention on the Conservation of Migratory Species of Wild Animals Convention on Migratory Species,簡稱CMS),又稱《波昂公約》,於1979年簽署、1983年正式生效,旨在保護各類具周期性遷徙行為的陸域、海洋動物與鳥類。該公約透過遷徙路線涵蓋國家之間的合作與協商,推動跨境保育行動,每三年舉行一次締約國大會。
環境部認光管指引欠缺保育考量 但基礎研究仍缺乏
協會指出,CMS的科學理事會早在2022年就提醒,人造光源會嚴重影響人造光源會干擾遷徙動物的行為與棲地選擇,甚至降低生存率;CMS因此建議,應將光害與氣候變遷、棲地破碎化並列,列為遷徙物種保育重要議題。
公聽會中,與會者針對光害對遷徙物種保育的影響與改善方向展開討論,林正修稱:「台灣是東亞在光害立法上最為落後的國家。」不僅無強制力,也不夠細緻,而現今約九成光害來自路燈,農業與漁業用燈也幾乎沒管理。
參與CMS蝙蝠小組「風能專案(wind energy and bat conservation)」的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助理教授黃俊嘉表示,台灣的路燈密度高,卻缺乏對蝙蝠遷徙與光害影響的基礎研究。他強調,蝙蝠生性隱蔽、觀察門檻較高,呼籲主管機關提高重視,並且應將光害議題從台灣狐蝠等特定物種,擴展到其他夜行動物。
目前台灣的照明設施分屬不同主管機關,例如高速公路及多數平面道路由交通部負責、市區道路歸內政部、漁業燈光則由漁業署管理,黃金蝙蝠館館長張恒嘉建議,政府應跨部會協調,研擬對夜行動物友善的照明規範。荒野保護協會常務監事陳俊霖則指出,光害不僅危及遷徙動物,也影響植物與人體健康,應當重視這種不必要的破壞。
對於民間訴求,環境部大氣司簡任技正呂澄洋回應目前已有光污染管理指引,包括亮度、色溫等建議值,但坦言這些規範主要是從環境品質角度出發,未以生態保育為核心考量。而光源改善因牽涉專業,比如用路安全,需由各主管機關各自運作,環境部每年會定期召開一次會議,研討光污染管制議題。
多個主管機關也說明現行措施,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表示,所轄遊樂區的照明皆已進行光源改善;交通部公路局則承諾,將全力配合業務範圍內的光源改善,過去也會在工程中增設遮光罩、調整燈具色溫,並向生態專業團隊諮詢建議。
學者:CMS政治性低 部會:納入考量待研議
公聽會中也討論到台灣是否可能參與CMS。國立清華大學環境與文化資源學系助理教授楊宗翰指出:「CMS著重保育和技術議題,政治性比較低。」他向窩窩記者說明,CMS是一個架構完整且具彈性的國際環境公約,由歐盟、澳洲與紐西蘭主導,較不受美中兩強政治角力牽動,有利台灣實質參與。
林正修也表示,雖然CMS比起其他保育公約相對冷門,但更具開放性與合作彈性:
為什麼我決定推CMS,不只是因為光害,是我真的覺得台灣有空間穿透。
他呼籲政府應積極爭取以觀察員身分參與。
楊宗翰進一步說明,如果台灣有意加入CMS,首先應針對物種與法規進行盤點,確認有哪些物種被列入CMS附錄,並釐清現行環境影響評估制度中,與光害相關法條與國際規範之間的落差;台灣暗空協會則表示,制度化前應先進行資訊整合,建議先建立「遷徙物種資料庫與動態監測平台」。
對此,農業部表示,目前已有「台灣生物多樣性資訊聯盟」,整合12個政府部會的資料,也有透過中央研究院參與國際交流。林正修肯定這些努力,但也提醒,目前資料多為中文、多僅在國內流通,呼籲應積極連結國際,讓世界看見台灣的保育成果。
外交部國組司秘書商禹表示,CMS相關業務目前由農業部與海委會主政,若兩部會決定積極參與,將配合研議具體參與模式與可行性。
農業部林保署簡任技正鄭伊娟則回應,目前《野生動物保育法》已涵蓋部分遷徙物種議題,未來通盤檢討法規時,會將CMS納入考量;至於是否參與,仍需跨部會整合與多方研議。
總結此次公聽會,以遷徙物種保育為核心,連結光害管理及國際參與,民間盼透過台灣在遷徙物種保育的潛力促進交流;政府部會則說明現行政策,並表示未來持續研議相關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