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全國公立收容所零撲殺政策上路,收容所內的狗狗得以終老,而不會因為收容飽和而遭人道處理。然而,收容所外,街頭上的犬貓又過得如何?
目前各縣市祭出的「精準捕捉」策略,或許能夠舒緩收容壓力,但對於街上的動物產生了什麼影響?零撲殺不好嗎?或是說,在追求所有動物都能終老的目標之餘,還需做些什麼,才能如何避免產生更多的問題?
零撲殺政策的原意,是希望終結公立收容所中因為收容飽和等原因,對犬貓施行安樂死。對於保障動物個體的動物福利而言,零撲殺是相當美好的想像;但在美好之餘,其實也產生了一些影響與挑戰......
【零撲殺不等於零安樂】
許多人會稱呼此政策為「零安樂」,但事實上,動物狀況在經過獸醫師評估後,若是重傷、重症或年邁不適合進行積極醫療等,仍會採取人道處理措施。也就是說,其實公立收容所仍可以實行安樂死,但會以動物狀況作為考量,而非收容數量與壓力。
延伸閱讀:
窩抱報|零撲殺專題報導 https://pse.is/CZCWT
零撲殺政策上路後,首當其衝的便是全國各公立收容所。
過去,公立收容所靠著人道處理來舒緩所內的收容壓力,而當零撲殺政策上路後,雖然中間經過兩年的緩衝期,但當街頭仍不斷有犬隻需要捕捉收容,不免面臨收容飽和的壓力。
為了因應這樣的飽和,收容所目前大多採取「精準收容」的制度,也就是相較於過去有人通報就收容,現在只捕捉有立即收容需求的犬貓。然而,當街頭犬貓數量仍未下降,自然衍生其他問題,像是人犬衝突的爆發。
所以,零撲殺其實不好嗎?
不,就保障個體動物福利而言,零撲殺絕對是努力的方向和目標。但在執行零撲殺的過程中,也須確保動物的收容環境、收容品質,讓動物是真正好好地終老,而非苟延殘喘。
另外,面對收容所的飽和壓力,也需落實相關配套措施,避免因零撲殺產生更多問題。具體來說,包含降低收容壓力、族群控制、降低需要入所的數量、問體犬隻收容避免衝突等。